首页

艾踩女女

时间:2025-05-26 01:20:41 作者:(神州写真)津门老洋楼焕新“活化” 延续城市记忆拓展文旅空间 浏览量:56521

  中新网晋城11月1日电 题:山西晋城厚植营商“沃土” 多措并举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

  作者 高雨晴

  “从落地到装修,再从招人到生产,开发区为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这里电价不超过3毛,每年能为公司节省千万元的用电成本。”谈及入驻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的感受,山西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书克深有体会。

  在近日举行的“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活动中,记者走进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家企业,深入了解晋城市光机电产业发展以及当地营商环境优化情况。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历来被称为“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下辖1市、1区、4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独特,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区。

  近年来,晋城市将光机电产业作为加快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新赛道,举全市之力、聚多方之能,加快打造光机电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光机电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底,晋城市光机电产值达到293亿元,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27%,近3年产值年均增幅约26%,成为全市增幅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图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入驻企业生产的屏幕盖板产品。 高雨晴 摄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韶华说,“我们强化招落一体、产业链协同、市场化共建机制,着力培育壮大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在77家总投资334亿元的‘三链’企业投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链上’企业,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影响力。”

  中科创源(山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链主”企业之一,是一家以视觉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去年10月,该公司AIOT智能机器视觉及机器人项目入驻开发区智能显示器件制造园,总投资15亿元。

  据介绍,上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D、3D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模组封测及智能机器人结构件、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加工能力,可年产智能视觉模组1000万套、机器人300万台,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中科创源(山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献良说,“我们把研发放在深圳,把晋城作为生产基地,各自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这样对于企业以及当地政府,都能够形成一个双赢局面。”

  “水、电、气、路、暖、孵化器、加速器、公租房、博士房、院士房、标准厂房”全部配套,可实现企业拎包入驻;电价不超过3毛,气价不超过2元,水价不超过3元,让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实质性降下来;推动“一枚章”集中审批向“一件事”集成服务转变,让企业不掏钱、不跑腿,就可办理供地前的所有事;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30条,在企业落户、成长、升规、提质、转型5个环节,不同阶段需求,均有不同政策供给……为了让企业“能留得下来”,晋城可谓拼尽全力。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拉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是晋城市招商引资长期追踪的目的地。”李韶华表示,欢迎全国创业者、投资者到晋城投资兴业。晋城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提供公正、透明、诚信、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与大家结伴而行、同生共长,不断谱写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美好篇章。(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小型客车“五一”假期免费通行港珠澳大桥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攀升,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置于现代化发展核心位置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全球占比超70%,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8.2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4万元,已形成超4亿人的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不断变为新的现实,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不断提升。

支持国际邮轮在港停泊期间开展“静态游” 中外游客可登轮参观体验

记者在赛场看到,各类模型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在蓝天中翱翔,展现出高超的飞行技艺和卓越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多级模型火箭发射与载荷回收项目中,一枚枚模型火箭发射升空,将载荷送上高空后再精准回收,火箭一二级分离、开伞、载荷回收的完成质量令人叹为观止。而在限距载重空投赛道上,参赛选手们更是将数倍于模型飞机自重的水袋作为“弹药”加挂在机身上,飞机滑行起飞后爬升超过限定高度再瞄准靶心空投,展现了极高的飞行技巧和精准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迎来女校长

今年的华语盛典剧目类榜单可谓题材多样、风格多元。其中,“最佳复排剧目”《沧浪之水》作品借鉴戏曲等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现实题材故事,能触发当下青年人的强烈共鸣。主创类榜单更是名家荟萃。凭借《从金钟到莫斯科》一剧夺得“最佳编剧”的潘惠森是现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最佳制作人”则由陆莉萍、黄一萍联袂拿下,两位联手推出《长恨歌(上海话版)》,表现不俗。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包头市

华侨华人是浙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西湖区西溪街道深挖高校经济、侨务资源,营造互补共进、协调发展的“双创”氛围,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增量。上述“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站”,就是该区打通侨企基层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之举。

聚焦“三苏”背后的女性 原创话剧《苏母》全国首演

流花服装批发市场持续打造商业新场景,更新改造了广州流花服饰数贸中心和广州流花国际潮流服饰中心两大项目。打造时尚休闲、潮流餐饮、外贸服饰、直播摄影基地、跨境电商、数字科技服务商、联合办公空间、设计师工坊等新商业体集合,推进广州流花跨境电商产业园总体建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